问题 论述题

2012年10月29日至3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就水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解决当前水资源危机的良好途径,一是利用市场化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二是发挥国家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海水淡化、雨洪等水资源的利用。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管理中蕴含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8分)

答案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价格机制能够调节供求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2分)

②宏观调控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发挥国家在水里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2分)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有利于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利建设。(2分)

④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强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陆促进节约用水,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使用。(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可知材料的中心意思有三,也就是解决当前水资源危机的三个良好途径。第二步运用知识分析上述三三个良好途径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即可。第一个途径抓住“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可知价格机制能够调节供求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第二个途径抓住”发挥国家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分别说明了宏观调控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第三个途径抓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说明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强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组织答案时,运用材料+理论知识的模式,不可知识和材料脱离。

点评: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所占分值较大,题目新颖,设问灵活,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紧扣实际生活,道理在书本之中。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三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扣知识点多角度分析。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