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12年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经营耕地、生产粮食所占全国比重图。
注:2008年10月12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材料二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等态势。顺应时代变化,必须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材料三 目前,新型经营主体面临流转土地稳定性差,流转合同不规范、纠纷不断;基础设施较差,难以实现集中连片、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投入风险增大,生产投入成本高:扶持政策较少,金融贷款难、衣保覆盖面不全等困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特点,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这一特点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二,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我国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哲学原因。(7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政府如何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的困难提出建议。(8分)
(1)特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3分)意义:①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业基础地位;②有利于提高农业集约经营水平,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能;③有利于提高农业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6分)
(2)①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要求,能够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3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时代变化,深化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2分)③将尊重农村农业发展规律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2分)
(3)①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建设服务型政府。(2分)
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流转合同,加大合同执法力度。(2分)
③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2分)
题目分析:(1)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央重视的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再次体现这一点。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图表题,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数字的对比,应该能够感受到我国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但能否准确定位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这一点学生不好回答准确。第二问,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教材没有既有相关理论,需要联系现实加以归结,根据图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占耕地比重较小但贡献的粮食产量较多,可从对粮食供给的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竞争力的提高方面作答。(2)本题的知识限定很明确,哲学生活的实事求是,同时需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是生产力提高的表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当然在具体作答的时候要把这个基本理论一破为三,分别结合材料有所侧重的作答。(3)本题是政治生活政府主体措施类的题目,从材料不难提取,分别运用政府的宗旨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政府职能的知识,同时注意要结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