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①④⑤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从“也不存在”中的“也”可推断②在③之后;⑤中的“铺张”与④中的“拥挤”分别与①中的“铺张”与“拥挤”照应,所以正确的语序为⑤④①;①再接“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才合乎情理。

材料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