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除血液中分子量较小和非脂溶性的毒物的措施是()
A.利尿排毒
B.血液净化
C.血液透析
D.血液灌流
E.血浆置换
参考答案:C
腹腔镜检查适应证除外下列哪项()
A.生殖器发育异常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宫外孕
D.子宫穿孔
E.卵巢内胚窦瘤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陷入了深刻的国家危机,世界列强威胁要瓜分中国。那些忧患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要求改革,不仅工业和军事方面要改,政治体制也得改。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便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会同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维新变法。康有为主张以君主立宪制代替封建专制。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协助撰写文章,宣传变法思想。相比之下,谭嗣同更为激进,撰写了《仁学》一书批驳传统思想。 维新派不断发表演说,出版论著,在报上撰文,阐明变法的必要性。中国的危急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他们,当时的形势表明中国除了变法之外别无出路。但是,顽固派,在国内,尤其是在统治阶级中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他们极力反对变法,认为要变的是人,不是法,因为所有的错误都来自于人们的错误想法。 1898年,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皇帝。他谏言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救国,不变法国家就要灭亡。这一次,光绪皇帝被说动了,赞同了康有为的观点和建议。1898年6月,他让康有为和其他一些变法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并授权他们进行改革。 他们采取的主要是一些经济和教育改良措施,诸如鼓励工商业,设立学校,改革科举制度,裁撤一些不必要的政府机构。但是真正执掌大权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他们非常憎恨这些举措,强烈反对。在军队的协助下,慈禧于9月发动 * * 。将光绪皇帝软禁,并且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位维新志士。康有为和梁启超侥幸逃脱。百日维新就这样宣告结束。 变法的失败给进步人士这样一个教训:要在清廷的统治下改革政治体制是不可能的。不久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具有更为激进思想的人们开始策划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历经失败之后,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