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
材料二 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3分)
(2)结合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8分)
(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6-2011年,我国的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受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滑。
②我国的货物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或答我国对外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③外贸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加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自主品牌。
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或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发展。(每点2分,答到其中四点即可得8分)
题目分析:(1)本题是图标题,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根据上述图标题的做题原则,通过观察图表,得出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时间的变化,要注意变化趋势中的不同;其次要注意比较二者的不同,同时要得出结论;最后通过观察小注,比较我国对外贸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设问“结合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不能抛开材料生搬硬套教材的有关理论,“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针对上述材料,我们能够得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加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创造自主品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或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同时,我们根据题中经济问题,概括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