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读shāng,未成年就死去)。”
材料三: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 *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四:中国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1995年《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继续奋斗》
请回答:
(1)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不同的结局对台湾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2)材料二中,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4分)
(3)材料三中,邓 * * 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3分)他指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3分)
(4)材料四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是什么?(4分)
(1)甲午中日战争,台湾沦陷,3分;抗日战争,台湾光复,3分。
(2)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4分。
(3)两党平等会谈,实现第三次合作,3分;一国两制,3分。
(4)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分。
题目分析:(1)材料的时间为1895年和1945,根据所学知识为清末年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近代中 * * 的抗日战争。前者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台湾在日本殖民50年之后,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即可。
材料的时间为1962年,内战结束后蒋介石带领大量国民党部队逃亡台湾,台湾又一次和大陆分离,台湾和大陆一直处于对峙时期。“望我大陆”“只有痛苦”“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回到祖国的爱国思乡之情。
材料中邓 * * 认为“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可知解决两岸问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邓 * * 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4)材料“中国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体现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只存在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体现中国政府反对台独,坚持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