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报告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 * * 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应怎样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11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分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9分)

答案

(1)①落实科学发展,加大对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公平。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③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④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真正做到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发展。

(3)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实现中 * * 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联系。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要求我们能够立足整体,重视局部的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回答谋求更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为措施类主观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考生可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回答。结合材料,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等方面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确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想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回答本题较难。(3)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找准关键词,。材料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主要矛盾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联系”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另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考生可以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面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