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5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史学遗产孕育了中 * * 伟大的民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朝代都很重视本朝和前朝历史的编纂,丰富的史学遗产不仅为人们学习历史、把握现实提供了便利,同时更为中 * * 在不同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民族主义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 我们党反复强调全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重视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毛 * * 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 * * 告诫全党:“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据《光明日报:论史学遗产与爱国精神》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多数朝代都很重视本朝和前朝历史的编纂的原因。(4分)

(2)优秀民族精神往往可以从优秀历史人物的身上表现出来。从材料一中两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哪些有些民族精神?(8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 * * 党是如何在学习历史中将自身的成长与中国历史发展联系起来的。(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史学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

(1)原因:论证王朝更替的合理性;歌颂本朝的功绩;以史为鉴。(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司马迁:强烈的经世意识;浓烈的忧患意识;身残志坚、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4分,答出两点即可)

林则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舍身取义的牺牲精神;抗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情感。(4分,答出两点即可)

(3)联系:中 * * 党吸取中国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和共和国方案失败及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受挫的教训,并在与党内“左”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在毛 * * 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共也由一个革命政党上升为执政党,中国的历史也进入一个新纪元;中 * * 党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 * * ”的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作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也进入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0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4)积极作用:史书对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明的记录,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史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及其对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为中 * * 统一的道德观、历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分,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题目分析:第(1)小题:该题为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的外延型试题。要求指出历朝重视历史编纂的原因,可以根据史实找重要的概括,比如论证王朝更替的合理性;歌颂本朝的功绩;以史为鉴等等。这种题型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2)小题:材料中的两个人物是司马迁和林则徐。二者所处时代不同,但身上都有许多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司马迁有着浓烈的忧患意识;身残志坚、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林则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舍身取义的牺牲精神;抗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等。

第(3)小题:材料二主要反映了我党对历史的认真精神和在反思中进步的优秀品质。结合近代以来所走过的革命历程和建国后的积极探索过程,我们可以将每一次历史的挫折和新道路的探索与选择加以联系并阐述出来,比如说中 * * 党吸取中国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和共和国方案失败及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受挫的教训,并在与党内“左”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在毛 * * 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等。

第(4)小题:该题又是一道开放式的题目,要求找出史学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关键是要扣住“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字眼,比如对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明的记录,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等。

选择题
问答题

A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为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0年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2009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25万元,均为对应收B公司账款7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
(2) 2009年3月10日,A公司就应收B公司账款700万元与B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合同。合同规定:B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库存商品甲及一项股权投资偿付该项债务;B公司该批库存商品转移至A公司后,双方债权债务结清。
当日,B公司将库存商品甲的所有权交付A公司。B公司该批商品的账面余额为28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B公司该项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1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A公司将收到的该批甲商品后作为库存商品管理,将取得的股权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
(3) A公司取得甲商品后,市场上出现了该类商品的替代产品,甲商品严重滞销,截至2009年末,该批商品只售出20%给C公司,售价为80万元,款项于销售当日已收妥存入银行。出于促销的考虑,A公司对C公司做出如下承诺:该产品售出后3年内如出现非意外事件造成的故障和质量问题,A公司免费负责保修。A公司于期末预计未来期间将发生的相关修理支出为该项销售收入的2%(假定该预计是合理的)。
(4) 2009年末,A公司预计剩余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90万元。
A公司2009年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5) 2010年2月3日,A公司将2009年末留存的甲商品全部赊销给D公司,售价为250万元,价税合计为292.5万元。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D公司应于2010年10月3日支付全部款项。对于该笔销售,A公司未做出质量保证承诺。
(6) 截至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尚未收到D公司欠款。A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
2010年,销售给C公司甲商品多次出现质量问题,A公司共发生修理支出10万元。
(7) A公司2010年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2010年末,A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
(8) 2011年1月15日,A公司收到法院通知,D公司已宣告破产清算,无力偿付所欠部分款项。A公司预计可收回应收账款的20%。
(9)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A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②A公司2009年至2011年除上述部分事项涉及所得税纳税调整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③A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④假设税法规定A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⑤A公司各年度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均为4月30日:
⑥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
[要求]

计算确定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