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河南的南阳等地农村,切实感受了种种新变化:网络在农村青年中已基本普及,许多青年改变了传统的上门拜年的老习俗,改用飞信、QQ等时髦的拜年方式。手机也早已成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必备品”,很多村民还买了电脑,装了宽带。以前,在很多农村,过年时大家相聚的方式就是喝酒、打牌,现在像优秀影片展、村民才艺展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也开始流行。

材料二:邓州市地处河南西南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11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20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平均涨幅。春节期间,在邓州农村,许多农民一改往年拎礼吊子(猪羊肉)、送酒瓶子等送吃送喝的传统习俗,创新性地开始送“种子年礼”、“广告年礼”等,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要想增产增收必须依靠良种。以前走亲访友时常到商场买礼物,现在却喜欢到种子部门转一转,给亲戚挑选一些良种送过去。不少脑子活络的农民抓住送礼拜年的时机,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包装加工后,作为年礼送给亲戚朋友,既拜了年又巧妙宣传了自家的农产品。村民张焕富就把自家产的柴鸡蛋用盒子包装好,印上精美的图案,注明营养成分、产蛋时期和联系电话,然后送给亲戚朋友。由于美观大方,又有品味,因此很受欢迎,经朋友宣传后他家的柴鸡蛋供不应求。

(1)阅读材料,请你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为我国农村该如何迈上全新发展道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你认为推动该地文化生活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该材料拟定一个新闻标题,并简要列出两点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坚持联系的观点,利用已有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充分看到现代化手段在实现农村致富过程中的优势所在;②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农业致富的过程中正确对待和解决困难,坚持发展的决心;③注重量变的积累,善于把握机遇促进事物的质变,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手段促成“三农”的跨越式发展;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⑤善于把握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各地区具体情况,提出适宜于当地的发展方式与目标;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把握和解决主要矛盾,在致富路上突出重点方面;⑦坚持辩证否定观“扬弃”的观点,积极汲取发展过程中的有效经验,摒弃落后观念、过时做法,勇闯新路子。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先进县,邓州农民人均收入涨幅高于全国水平,说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村民们在丰富起来的文化生活中自觉受到优秀先进文化的熏陶与感染;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村民们开始懂得信息致富、科技致富;④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推动了文化的广泛传播;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异彩丰呈。

(3)如:标题:展农村新面貌,谱文化新篇章。

提纲:①文化生活出现的新变化;②对于村民村貌产生的积极影响。

(只要立足文化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