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问题时,某同学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多因素的问题,我们通常采用______法,即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现有下表中的导线:

导线代号ABCDEFG
长度(m)1.00.51.51.01.21.50.5
横截面积(mm23.00.61.80.61.81.81.8
材料锰铜镍鉻丝锰铜锰铜镍鉻丝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填代号).

答案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因素的问题;

根据表格可知:

(1)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时,要控制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不变,所以选C和G两根导线;

(2)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时,要控制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不变,所以选C和F两根导线;

(3)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时,要控制长度、材料及温度不变,所以选A和D两根导线.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1)C和G;(2)C和F;(3)A和D.

不定项选择 共用题干题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提供运输劳务的营业税税率为3%,转让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不予考虑。A公司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投产营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兼营提供运输劳务。该企业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账户1月1日余额为102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1月1日借方余额为2万元。有关资料如下:2013年度A公司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1)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企业开出商业汇票支付。该批材料计划成本98万元。(2)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购买材料的商业汇票款117万元。(3)销售甲产品一批,该批产品的成本为80万元,销售货款20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产品已经发出,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货款及增值税尚未收到。(4)上述产品销售业务中,买方用银行存款支付了款项174万元,余款则开具了一张面值60万元,期限为4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至本年底尚未到期)。(5)当年发出材料计划成本150万元,其中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计划成本100万元,生产车间领用材料计划成本40万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材料计划成本10万元。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并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6)当年分配并发放职工工资2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从事运输劳务的人员工资10万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在建工程工人工资10万元。(7)用银行存款购买建筑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并支付运杂费0.6万元。假设该材料用于厂房建设。(8)本年提供运输劳务收入40万元存入银行,假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包括工资)为20万元,均用银行存款支付。(9)10月10日,转让一专利权的所有权,取得转让价款20万元存入银行,该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15万元,已累计摊销5万元。(10)10月20日,转让一项不动产取得转让收入40万元,该不动产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转让时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6)小题。(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5)和资料(6),下列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B.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3万元

C.资料(5)的会计分录是:借:生产成本100制造费用40管理费用10贷:原材料150借:生产成本2制造费用0.8管理费用0.2贷:材料成本差异3

D.资料(6)的会计分录是:借:生产成本100制造费用40其他业务成本10管理费用40在建工程10贷:应付职工薪酬200借:应付职工薪酬200贷:银行存款200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

  ①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②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

  ③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

  ④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⑤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

  ⑥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造了新的规律。

  ⑦目前,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摘自《参考消息》,有删改)

1.“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其“非同寻常”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③两段,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石板上的“西南文字”进行了说明。

B.科学家们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代表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的“西南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

C.引用皮埃尔·斯威格斯的话,是为了说明专家们对西南文字的历史的研究困难重重。

D.“一些”“大多”“几乎”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