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 * * 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9分)
(1)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形势不断发展,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6分)
(2)假维新: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措施上设立新式机构也多由封建贵族掌控,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不能实现自强。
真改革: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提倡留学。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政治机构近代化;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9分)
题目分析:(1)解决本题首先要明确清末新政发生的时间,清末新政开始的时间是1901年。然后结合这个时间来分析其背景,在其出现前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分析出答案。清末新政是在内外的双重打击下发生的,近代中国逐步沦为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所以当时社会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不断的激化,面对着样的局面,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不得不实行新政而企图以此来消弥统治危机。
(2)本题解决的突破口是正确的理解清末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从其内容及影响中来分析归纳出答案,然后再分别论证“假维新中有真改革”的观点。假维新分析应该从新政的实质入手分析,从新政的根本目的出发分析。真改革应该从改革的内容入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