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近来,新型城镇化再一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一 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

图表二:200'8 - 2012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数比率

图表-:2008 -2012年中国三次产娩就业人员数比率

信息 二战后,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韩国推行大城市主导型的城镇化,大力改善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并发起“新农村”运动,推动乡村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而在拉芙.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省抢抓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于本省城镇化的现实起点、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据测算,我省城镇化4i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转移农村人口100万人、节约建设用地2万亩以上。到“十二五”末期,城镇率达到48 96以上,可带动1万亿城镇固蔺定资产投资和数以亿记的消费支出。

(1)依据图表一,选出图表二中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比率变化趋势的折线是       ,并概括图表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6分)

答案

(1)①图表二中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化趋势的折线是A。②图表一说明2008-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中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如何做: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③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加强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的投入,实现社会公平。(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确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道路。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③要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又要积极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健康发展。

题目分析:

(1)本题属于图表题。考生在判断ABC哪一条是第一产业的曲线时,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是A。在概括信息一的信息时,考生首先要明确读图表的步骤。首先是读表头,了解主旨。本题的表头可以告诉我们图标反映的是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第二步是读内容和数据,了解具体情况。读数据时要遵循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具体到本题,纵向的规律是近年来我国的GDP和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横向差距图标中没有反映。第三步读小注。本题小注给我们提供了横向的差距即中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如何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分析说明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确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道路;可以从意识反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从规律的客观性分析说明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又要积极抓住机遇,不断探索,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