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背景一:利比亚有约500个部落,其中的三大部落是瓦尔法拉、阿祖维、卡达法,这三个部落的人口在总人口(642万)中约占三分之一。卡达法部落的领导人卡扎菲在过去42年里一直保持部落之间的力量均衡,并不断肃清政敌,维护铁腕 * * 。利比亚此次爆发的示威原本是反对卡扎菲长期执政和独裁统治,并呼吁释放被卡扎菲逮捕的政治犯的民主化示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示威演变成了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埃及、巴林等国的反政府示威不同,2011年2月21日,卡扎菲政府出动迫击炮、战斗机对示威群众进行了血腥 * * ,进而导致这次利比亚骚乱。

背景二:从2011年2月22日胡 * * * * 、温 * * * * 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务院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安全有序展开撤离行动。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10分,我国政府迄今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已经全部撤出。

背景三:在危难突发之际,一个国家有没有“国家行动”,直接关系着国家在公民心中的分量。一个国家的“国家反应”,则直接检验着公民在国家心中的分量。在此次利比亚大撤离中,“中国政府的反应是最快的”。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反应,不仅体现在行动的速度、动用的资源、动员的力量上,还体现在联动协调上、国家间协作上。

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利比亚大撤离中国国家行动体现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联系是普遍的,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次利比亚发生的骚乱不仅影响到利比亚本国政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影响到包括我国人民在内的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还影响到国际社会。(2)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国在处理利比亚受困人员问题上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情况来正确对待,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就坚持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在这次撤离行动中,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各有关部门、各个方面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史上第一: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员分批有序撤离利比亚;海、陆、空联动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同多国多方密切协调合作,保证撤离行动顺利展开。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们正确运用系统优化方法是分不开的。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情:赵某2000年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 3年有期徒刑。2003年4月赵某刑满释放。之后,赵某染上毒瘾。因一直没有正当工作,赵某总是处于吃了上顿断下顿的状况。2008年7月,赵某听说毒贩钱某新进了一批海洛因,便起了“黑吃黑”的念头。当晚,赵某携带其购买的仿真枪一支,潜入钱某的住处。入夜后,钱某回家。一进门,赵某即用仿真枪抵住钱某脑袋,对钱某进行殴打,之后对钱某说:“听说你新吃进了一批白粉,见者有份,也给我分点。”钱某一听赶忙说:“有事好商量。如果大哥喜欢那东西,小弟我悉数奉上,孝敬大哥就是。”后钱某打开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一包“白粉”(约有250克)交给赵某。见“白粉”顺利到手,赵某便离去。经鉴定,钱某构成轻伤。回到住处后,赵某打开抢来的“白粉”一尝,大呼上当,原来钱某早就担心有一天被同道抢劫,一直用一包头痛药冒充海洛因备用,他交给赵某的只不过是一包头痛粉而已。赵某眼见发财梦将破,心有不甘,遂又生一计。他连夜将其手下马仔王某(15周岁)叫来,对王某说:“你不是一直想发大财吗现在机会来了。这玩意是白色黄金,值大钱了,你帮我出去卖,卖到钱分你三成。”王某一听大喜,满口答应。二人遂将“海洛因”分成若干小包。接下来的几天,王某天天出去推销。到案发时,已卖出“海洛因”近20克。公安机关另查明,钱某曾让王某帮其出售真的海洛因50多克。
问题:
1.赵某抢劫钱某假毒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