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2)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4)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是        

答案

(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向斜 ;断层 ;背斜   (3分)  

(3)丙(1分)  

(4)②←(1分);③↑(1分) 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海水蒸发(3分)

题目分析: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的挤压力作用而导致岩层发生弯曲。(2)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乙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3)背斜的拱形弯曲能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能引导地下水向两边流,故适宜间隧道。(4)结合图示的水循环环节,③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应有海洋指向陆地。①表示地表径流。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水循环的图示判断水循环的环节等内容。

论述题

(26分)材料一:2013年,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德芙巧克力吃出活蛆,费列罗巧克力也曾频现“活蛆虫”,让网友们调侃: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央视新闻频道记者曝光不少饭店所售鱼翅实际为明胶制作的假鱼翅,食用可能对肾脏、肝脏尤其是生殖系统有毒性;新西兰牛奶含有毒物,8成中国进口奶粉来自该国;调料调成的塑化剂成为洋酒进入中国……

材料二:2013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为使此次修订的送审稿“落到实处”,工作组特别梳理了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同时还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践和经验。为了兼顾公平性与科学性原则,工作组征求各地区、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食品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5000余条,并委托有关单位开展课题研究30多项;召开相关座谈会、研讨会近30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共134条。

(1)针对材料一,请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14分)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是怎样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修订工作“落到实处”的。(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