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近日,广东韶关南雄市正式建立“老实人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出台《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真正让老实人吃上“定心丸”,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办法》为老实人进行了“画像”:所谓“老实人”是指品行纯实、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绩效真实、不事张扬的干部。(2010年2月8日《京华时报》)
《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能否实施,请就此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例1、“脸谱化”更容易鱼目混珠。《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为老实人“画像”,但具体操作时易脸谱化。因为在实践中,老实不老实有时只是一种感受,很难对他作出本质的判定。像文强那样高调腐败的干部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腐败分子都非常善于伪装和保护自己,行事低调严谨,轻易不会露出“马脚”。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完善官员考察、评价、选拔机制,增强透明度,尊重并体现社会民意。只有这样,那些真正的老实人才能得到选拔任用。
例2、靠谱的是制度而非品。明确“重用老实人”的用人导向当然没错,但是上升到具体制度的层面,就难免让人困惑。从根本上说,“重用老实人”的关键不在于先把官员脸谱化,分出老实人和不老实的人,再分门别类去选拔任用。其关键是必需有一套能让老实人脱颖而出、让不老实的人自动淘汰的良性机制。靠谱的只能是制度,而非品行,正所谓“好制度能让不老实的人变老实,坏制度让老实人变得老实”。
题目分析:解答本题最有可能失误的是被这种做法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一味肯定、赞美《选拔任用老实人办法》,这是不严谨的。其实这种做法有其弊端,人不是机器,人是善变的,是会伪装的,这种所谓的制度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所以,评论时既要肯定其导向,但更要指出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