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信则立,不信则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守信于己,取信于人,是获得生存空间,求得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所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大力倡导良好的信用意识,是因为(   )

①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不守信用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

③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④诚实信用能带来效益,对市场交易活动起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小题2:“信用是求得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所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②必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1:题目分析:本题中①②④三项分别从诚实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诚信缺失的危害以及诚信经营的积极意义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力倡导良好的信用意识的原因,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具有诚实信用的基本经济特征,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小题2:题目分析:题中材料“信用是求得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所在”,强调了诚实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启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由此可见,①③④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当前,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综合题

阅读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相关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近代江南的企业家们以工商业收入投资土地,究其出身来说大都生于富裕之门,其父辈或祖辈占有田产者甚多。购买土地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利,除地租收益以外,近代江南的城居地主们还在购买的土地上开办工厂、创办企业。他们所开设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产品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原材料来源。从城居地主中产生的近代企业家开始了将资本主义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的尝试,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首开先河。1901年秋正式集资建立通海垦牧公司,走上了废灶兴垦、发展近代农业的道路。

——黄敏 慈鸿飞《中国农史》

材料三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6%,它所创造的GDP占到全国的20%左右,财政收入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利用外资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方世南《新现代化:长三角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分析农业生产呈现的变化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何新变化并归纳变化的原因?(5分)

(3)分析材料三长三角地区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原因?(3分)

(4)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献策?(2分)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