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关于“美丽中国”的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

话题一 美丽中国,美在何处?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汽车尾气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工业污染排放其他[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12分)

话题二 美丽中国,谁来建设?

学生乙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公众是主人,企业是主体。尤其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发挥企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作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话题三 美丽中国,如何享受?

学生丙认为,美丽中国属于大家,我们不仅要建设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而人的审美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审美观念,抵制庸俗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8分)

答案

(1)联系是具有普遍性。我们要充分认识产生雾霾天气的复杂原因,全面把握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科学寻求对策;联系具有客观性。人类活动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人不能随心所欲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系具有多样性,在治理雾霾天气时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治理雾霾要统筹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2)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要依法实行破产制度,及时淘汰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要自觉担起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

(3)人们的审美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对传统审美文化要进行批判性继承,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题目分析:(1)注意此问的答题范围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系统优化方法。结合材料,雾霾天气的原因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人类活动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体现了联系是客观的;治理雾霾天气时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治理雾霾要统筹考虑,选择最优方案体现了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2)解答本题时注意设问中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因此在作答本题时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考查提高审美素养的措施,也就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措施,在作答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二是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三是对传统审美文化要进行批判性继承;四是要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