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种现象属于[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答案:A
患者张××,女性,22岁,农民。G0PA1L0。因"停经35周,规律性下腹痛3小时"入院。患者自诉有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病史,未行手术矫正。孕期生活可自理。近一周轻微活动后即感不适,休息后可缓解。夜间可平卧。查体:T36.6℃,P90次/分,R20次/分,BP135/86mmHg。口唇、甲床轻度紫绀,杵状指。心脏听诊:心律规整,心音低钝,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4/6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膨隆,宫高29cm,LOA,FHR130次/分。水肿+。宫缩规律,30"/4~5', * * 检查:先露为头,S-1,宫口开大2cm,羊膜囊突。骨盆内测量正常。
经确定患者发生了肺栓塞,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最准确的方法是()
A.D-二聚体
B.心电图
C.心脏彩超
D.胸片
E.CT
F.MRI
G.肺动脉造影
H.心导管检查
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 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 。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① 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 SO4+ 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F装置的作用是 。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 。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