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则试管内的物质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①溶液呈酸性;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_______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被测液的pH=8猜想①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

答案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可知:用加热高锰酸钾 或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或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用甲装置制氧气,可推测试管内的物质是高锰酸钾(KMnO4),判断依据是试管内有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二氧化锰是不溶于水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或KMnO4;试管内有棉花;2H2O2

 MnO2 
.
 
2H2O+O2↑;

(2)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 白 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Ca(OH)2+CO2=CaCO3↓+H2O,

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因为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酸碱度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由pH=8>7,溶液呈碱性,因此猜想①溶液呈酸性,不成立;

往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泡冒出,

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因此猜想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成立;

故答案为:白;  Ca(OH)2+CO2=CaCO3↓+H2O;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玻璃棒不成立
足量的稀盐酸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