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实验室配制480 mL 0.600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③500 mL,④1000 mL,本实验选用(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       (填步骤序号),其作用为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Cl时,物码倒置(1 g以下用游码)       

②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③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⑤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水       

答案

(1)①②④③⑤ (2)③ (3)天平、药匙、烧杯、胶头滴管、量筒 (4)①②③④;①:搅拌,促进溶解;②③④:引流 (5)①偏低②偏高③偏低④偏低⑤无影响

(1)实验操作步骤为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2)容量瓶的规格相对固定,当所配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规格不符时,应选择规格稍大的。(3)选择仪器时特别注意不能遗漏特别小的仪器,如药匙、胶头滴管等。(4)溶液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有两种用途:搅拌和引流。(5)进行误差分析时,应结合c=,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和V的影响,进而确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题

(10宁夏20).据中广网2010年5月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依据原理效果评价反应类型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依据原理效果评价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经专家鉴定,贵州全省共有病险水库918座,其中,中型22座、小(一)型209座、小(二)型687座,占现有水库总数的47.8%。每年因此影响农田灌溉近1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众多的病险水库凸现水利管理体制“软肋”。大批病险水库不仅没有发挥应有效益,在汛期还时刻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省水利厅副厅长涂集说,由于受特殊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水库工程规模小、投资大,且大部分水库都建于五六十年代,其坝体建设质量较差,设计洪水标准偏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这些水库库小坝高,大多位于城镇或村寨上游,一旦溃决失事,将对水库下游造成严重灾害。目前仍有许多水库带病运行,即使是已除险加固的水库,也大多没有经过高洪水位的考验,这给防汛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初步建成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排涝等水利工程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利用和防洪安全保障。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职能不清、权责不明,管理单位事企不分、机制不活、管理粗放,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价偏低等问题导致了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效益衰减,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水利厅水管局局长杨春友指出水利部门的调查显示,贵州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重建轻管,重用轻管现象普遍存在,供水水价偏低。大量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运行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据普查,全省现有554个小(一)以上水管单位中,全额拨款54个,定额拨款5个,差额拨款56个,自收自支(无拨款)388个。8个中型和43个堤防管理单位现尚无拨款。全省由财政负担的水管单位目前仅有115个,仅占全部水管单位的20.76%,无拨款的水管单位439个,占79.24%。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缺口大。按照国家水利部拟定的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测算,全省近7000处小(二)型以上的蓄、引、提水利工程,每年约需1.4亿多元维修养护资金,然而,由于财力有限,各级财政投入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甚少,与实际所需差距较大。  水管单位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不科学,素质偏低,专业人员严重短缺。据统计,全省水管单位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43%,技术力量薄弱。贵州水利工程多处偏僻山区,工作条件差,效益差,基本生活无保障,人员外流十分严重。  水管单位入不敷出。2002年全省小(一)型以上国有水管单位经营收入6009.99万元,支出7430.44万元,收支结余为负1420.45万元,多数工程未提折旧费,实际亏损超过3000万元,95%的水管单位人不敷出,无法进行简单再生产,水管单位该拿的钱没处拿,该收的钱没有收或无法收。据调查,有的水管单位职工最高月工资仅 250元,最低月工资仅有80元,远不及最低生活保障的一半。  水管单位社会保障程度低,职工福利待遇差。80%的水管单位无力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80%的职工未参加社会保险,导致人员流失,职工整体素质偏低,工程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程无人管护或临时聘请当地农民看管,许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已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  据介绍,建国以来,贵州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9万余处,水利工程每年为全省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供水60多亿立方米,有效灌溉农田67万公顷。

就给定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