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3分)乙处地貌类型为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3分)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        水,丙地为            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       地。

答案

(1)(3分)向斜(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2分)

(2)(3分)冲积扇(或洪积扇)(1分)山区河流流出出口  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2分)

(3)(3分)潜(1分)   承压(1分)   丙(1分)

题目分析: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一是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新老新)是背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老新老)是向斜。图中甲是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乙处位于山麓地带,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的地貌是冲积扇。

地下水有两种不同的埋藏类型,即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潜水埋藏较浅,受气候特别是降水的影响较大,流量不稳定,容易受污染,水质较差;承压水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