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07年9月,台湾当局制订了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这部教学大纲把台湾说成是一个独立国家,把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也说成是外国人。他表示,我们说的是中国话,用的是中文,习俗也是中国习俗。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历史不能篡改,也不能抹去”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符合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割裂事物固有的联系

C.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多样性

答案

答案:B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对诡辩论,不能割断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同时不能不能割断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的联系。因此选B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⑴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⑵当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它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⑶“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⑸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随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

  ⑹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

  ⑻“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⑼“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⑽“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后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文中划线句子属于__________描写。

2、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皇帝什么也没看见,为什么说“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是两个_____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皇帝的___________,又写出了他的___________。

5、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A、开头一句独立成段,略写百姓的议论,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

B、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虚伪、昏庸、愚蠢的人。

C、在这几段选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

D、皇帝既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穿上美丽的新衣。

6、归纳选文的中心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听这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9、在文中括号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10、为什么小孩子说真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大臣们怕被人认为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而革了官职。

B、因为百姓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所以不敢说真话。

C、因为小孩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最于说真话。

D、因为大臣们和百姓们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不便说真话。

11、“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后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一句揭露内臣的本质是___________。

12、这篇童话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

A、拟人和想象  

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象征  

D、想象和夸张

13、通过一个孩子讲出真话,作者要表达怎样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中写皇帝神态的句子写出来,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想象一下皇帝听到议论之后的反映,请写下来。(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