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所谓目的,就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行动,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所以一个真正的目的和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这种目的不能在特定情境下激发智慧,不过是从外面发出的做这样那样事情的命令。这种目的并不直接和现在的活动发生联系,它是遥远的,和用以达到目的的于段没有关系。这种目的不能启发一个更自由、更平衡的活动,反而阻碍活动的进行。在教育上,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
“当青少年逐渐参与他们所属的各种群体的活动时,他们的倾向不知不觉地得到更为深刻和更为密切的教育陶冶。但是,随着社会变得日益复杂,就有必要提供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特别关心培养未成年人的能力。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一是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许多因素;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
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杜威对教育目的的看法。

答案

参考答案:(1)教育无目的与教育即生长。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内在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的社会里,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并强加于教育过程的,充满权威与专制色彩。而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2)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是民主,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完善服务。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基本方法。在民主社会中,个人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统一的。教育要培养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具有民主理想和民主生活能力的人;培养具有科学思想和精神,能解决实践问题的人;培养具有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人。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