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本报讯】 2012 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记者在武汉随机走访了几所大学、小学,发现一个怪现象:在信号灯前,小学生过马路比大学生守规矩。记者随机问十几个孩子“怎样安全过马路”,他们都回答“红灯停,绿灯行”,并且说老师经常给他们讲安全方面的常识。和孩子不同的是,当红灯亮起时,很多成年人“熟视无睹”。记者采访了几个闯红灯的成年人,他们均低头不语。

你是怎样看待上述现象的?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小学生的行为值得称赞,成年人的行为可耻。首先,小学生心灵纯洁,家庭、学校、社会重视交通安全启蒙教育,他们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其次,成年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这种违反法律、影响秩序、缺乏公德的野蛮行为,与之对应的是规则意识的缺乏。最后,严查成年人闯红灯要有执法的韧性,让成年人向小学生学习,做守法榜样,共建法治社会。

题目分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准确概括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并以此作为评论的对象。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值得评说的社会现象是“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成年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据此,即可得出本则评论的观点,对成年人的行为进行批评,或对小学生的行为表示赞赏。至于理由,主要应从“怪现象”的社会原因、解决之道等角度着眼。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