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做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人平均阅读量
材料二 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
小题1: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阐述你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1: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成年人的纸质阅读量明显偏少,(1分)而且以消遣性的报刊阅读为主。(1分)
小题2:示例一:我国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1分)首先,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走出校园的成年人要以知识为导师,自觉地阅读学习,才能更好地走过漫长的人生路。其次,只有努力提高阅读品味,才能不断充实自我,让人生更丰富多彩,让视野更开阔。因此,我国成年人有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分)示例二:我认为不一定要刻意地阅读纸质材料。(1分)首先,我们生活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成年人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形的阅读。其次,阅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和爱好,选择具体的阅读方式。因此,不一定要拘泥于纸质材料的阅读。(4分)
题目分析:第(1)题考查图表文字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中“问题”一词的要求,迅速地判断出中国人纸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如“人均阅读量”“阅读内容”等,然后再将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虚化抽象,将数据转换为文字表达的规律,如由阅读“新闻娱乐报刊77.2份”可以抽象出“阅读内容档次不高”等。第(2)题要求对中国人纸质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论。答题时,可分两步,一是紧扣“纸质阅读”这一重要前提,亮明批评或带有辩解性质的观点。二是围绕自己的观点,阐述使自己的观点成立的理由,持批评观点的,理由就在表格的数据中,答案相对容易组织;而如果持肯定观点,理由务必要从“纸质阅读不等于所有的阅读”的角度去引申,这样的辩解才不会显得强词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