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六:在农村改革中,某县政府依托本地的农业优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县供销社牵头组建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土地得以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出台相关财政和金融政策,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过对合作社农户的技术培训,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收购、包装和销售。引导农民对优质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发挥供销社的网络优势,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通过签订订单合同来安排生产,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甚至俄罗斯、东盟等国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10分)
材料七: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广西的农村实践中,出现了主导产业推动、专业合作社引领、种养大户示范、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统筹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有效推动农业规模生产和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推动和保障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据此有人认为,搞好土地流转就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
(2)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10分)
(1)①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②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实现土地规模化、产业化。
④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等手段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①此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土地流转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影响整体,搞好局部,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搞好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农村的全面深化改革。
②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由多个部分构成。搞好土地流转只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部分,因此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在搞好土地流转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农村改革的其他问题,才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
题目分析:(1)本题为原因类主观试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材料中“引导农民对优质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体现了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通过对合作社农户的技术培训体现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收购、包装和销售体现了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实现土地规模化、产业化。
(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本题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看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但是忽视了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