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35年,我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历史。
改革开放前 |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配置 |
1978~1984年 | 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
1984~1988年 | 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988~1992年 | 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1992~2012年 |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此有观点认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弱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9分)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是如何体现这一过程的?(8分)
(1)信息:1978年以,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确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3分)
主要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8分)
(2)①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价格、供求和市场竞争的作用,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3分)②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要简政放权,还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服务。(3分)③因此,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需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其职能,而不是简单的弱化宏观调控。因此观点是不科学的。(3分)
(3)①具有反复性。受到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决定了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发展的。(2分)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2分)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过程,正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生动体现。(2分)
题目分析:
(1)本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事物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有两小问。考生在解读信息时,首先要明确信息解读的步骤。信息解读坚持三读即:首先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主要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读小注作做出必要补充。根据这三个步骤不难做出回答。其次要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准确回答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即可。
(2)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对“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弱化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观点进行评析,属于辨析型问答题。考生在回答时,既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又要对此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首先要挖掘此观点中合理成分,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有利于市场更好的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要说明其不合理的成分。这里可以调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这一知识,通过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进行分析说明。最后进行总结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
(3)本题设问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明所用的知识限定,但是考生还应该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通过充分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做到理论和材料相结合,从认识的反复性、发无限性、认识的过程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