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能情况
粗钢 | 电解铝 | 水泥 | 平板玻璃 | |
产能 | 10亿吨 | 3000万吨 | 29.9亿吨 | 10.4亿标箱 |
实际产量 | 7.2亿吨 | 1988万吨 | 21.8亿吨 | 7.1亿标箱 |
占全球产量 | 46% | 42% | 60% | 50% |
产能利用率 | ① | 66.3% | 72.9% | 68.2% |
材料二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4年经济工作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
(1)请将材料一中的①填写完整,并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简析上述现象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2)有人认为,依靠行政手段停建在建、拟建的违法违规项目就能有效化解产能过剩。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6分)
(1)①对应的产能利用率是72%。(1分)材料表明:我国粗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投资增长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1分)还存在结构性过剩,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1分)
产能严重过剩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1分)影响企业经营;(1分)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分)
(2)①化解产能过剩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对未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违规项目,政府要进行全面清理。(1分)②但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迫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2分)③化解产能过剩,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2分)④企业,也要遵循价值规律,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适时兼并重组。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题目分析:(1)作答时注意此问涉及到三个小问,一是计算,较为简单;二是经济现象,也较为简单;三是不利影响,注意是不利影响。①中的产能利用率的计算较为简单,粗钢产能是10亿吨,实际产量是7.2亿吨,因此产能利用率为7.2/10=72%。经济现象:从图表可以看出各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投资增长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同时还存在结构性过剩,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造成资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2)评析类的题目属于综合型的试题,作答时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作答时不仅要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而且也要对不合理的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该如何做。因此本题主要从以下角度作出分析,政府要进行全面清理;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化解产能过剩,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