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是85%,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95%左右,美国是97%。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有效解决了一些农民工问题。但农民工离真正市民化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个别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行赶农民进城上楼;二是农民工公共服务不完善,不能真正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挤出效应,使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面临很大难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安全防护水平不高,恶意拖欠工资时有发生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12分)

材料三 

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出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难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2014年2月27日,习 * * 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习 * * 关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性的论述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答案

(1)表一表明2002—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水平还不高;(2分)表二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不断上升,乡村就业人员总数不断下降,城镇就业人员占总就业的比重显著提高。(2分)

(2)①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农业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民意愿。(3分)②要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工真正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3分)③要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获得劳动安全防护和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等合法权益,(3分)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3分)

(3)①坚持辩证否定观,推动制度创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3分)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3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3分)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优化区域开发,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3分)

(若回答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本题的满分12分。)

题目分析:

(1)图表题,首先,抓好图表的标题;其次,抓好图表内容,能横比的就横比,能纵比的就纵比,突出“变”和“异”;接着将图表语言转化为文字;最后千万别忘记注解。表一反映了2002—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水平还不高;表二反映了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不断上升,乡村就业人员总数不断下降,城镇就业人员占总就业的比重显著提高。

(2)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行为主体是政府。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要加强宏观调控;要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服务业发展,促进就业。

(3)要明确“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包含的知识内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优化区域开发,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①有人说,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②我认为,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③因为,人一辈子能把饭吃得很香,把觉睡得很甜,确实是不容易的事。

④年轻时,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⑤禅师告诉他:“人,需要修炼。”

⑥林清玄问:“怎么修炼啊?”

⑦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⑧林清玄反问:“难道吃饭、睡觉也得修炼吗?”

⑨禅师说:“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却有不一样的结果。凡人吃饭时,左顾右盼,想这想那,千般计较,万般思虑;睡觉时,颠倒梦寐,梦这梦那,思绪万千。修行者,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别无他念啊!”

⑩“可是,怎么才能做到‘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呢?”

⑾“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心,应该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山鸟花树映在水面上才是美丽的。那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就没有什么可迷惑、污浊我们的了。”

⑿林清玄陡然开悟。

⒀梁漱溟也说过,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只是,最后一条最难。

⒁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是完全用不着的,比如名利、贪心、虚荣、嫉妒、仇恨等等。这些,都是负担,应该果断地删除它!就像电脑中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一样,及时删除,操作才能顺利进行。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

(选自《读者》2010年第6期)

小题1:文章第⒁段中“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一语中的“包袱”指的是什么?请结合

前后文说说。(2分)

答:                                                                           

                                                                               

小题2:结合语境对划线句“心,应该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山鸟花树映在水面上才是美丽 的”作简要赏析。(2分)

答:                                                                            

                                                                                 

小题3:仿写文中句子,使之构成一组符合语境的排比句。(2分)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

小题4:请给这篇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2分)

小题5:梁漱溟说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最难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 

一谈。(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