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质量为10克的石子被从高处无初速度释放,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g取10m/s2 )求:

(1)石子1s末的速度大小;

(2)石子在第2s内下落的高度;

(3)石子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1)石子做落体运动

由速度时间关系式得:1s末速度  v1=gt1=10m/s                                    

(2)由位移时间关系式

得:第一秒内下落高度h1=

gt2
2
=5m

 前两秒内下落高度h2=

gt2
2
=20m

第二秒内下落的高度△h=h1-h2=15m                           

(3)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时的速度

即v3=at3=25m/s   方向竖直向下.

答:石子1s末的速度大小10m/s;石子在第2s内下落的高度是15m;石子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二)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工程施工,该工程路基宽2×12m,路面宽度2×10m,长45.5km,工期4个月。施工内容包括:旧路面病害的治理、玻纤格栅铺设、6cm厚AC-20下面层摊铺、5cm厚AC-16中面层摊铺,4cm厚SBS改性沥青SMA上面层摊铺。设计中规定上面层SMA混合料必须采用耐磨值高的玄武岩碎石。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施工。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配置了2台3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假设SMA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为2.36L/m3,每台3000型拌和站每拌制一满盘料的重量为3000kg),4台10m可变宽摊铺机,8台双钢轮压路机及4台胶轮压路机。玻纤格栅采用人工铺设:先洒一层热沥青作粘层油(0.4~0.6kg/m3),然后用固定器将一端固定好,用人工将玻纤格栅拉平、拉紧后,用固定器固定另一端。施工单位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法通过三阶段确定了混合料的材料品种、配合比、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用以指导施工。该工程施工期间,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施工合同中约定只对沥青、柴油及玄武岩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价差调整。基期为当年5月,工程款按月计量,每月调整价差,该工程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沥青占35%,柴油占15%,玄武岩占20%。各月价格见表2-32。

施工单位7月份完成工程产值3156万元,8月份完成工程产值4338万元。

配合比设计包含了哪三个阶段?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