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材料二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1862年

材料三 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历史上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材料四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毛 * *

请回答:

(1)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前三则材料不同,材料四是如何肯定太平天国运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分析马克思认识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我们从中学习马克思怎样的学术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反满斗争。

(2)从探索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角度肯定的。

(3)从赞扬到否定。太平天国刚开始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