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36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地区高速发展规划”图

 

(1)读上图,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12分)

材料二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习 * * * * 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

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

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12分)

材料三 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

“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3)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12分)

优势措施理论依据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答案

(1)①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本区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②通过资源、产品和劳动的输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实现人、财、物在本区域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仅从北京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有局限性的,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切实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3)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题目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京津冀三地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对于此类限定不明确的题目,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一一解读,对应教材相应的理论点,解读设问相互借力,协同发展,可联系教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知识,即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本区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通过资源、产品和劳动的输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实现人、财、物在本区域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京津冀三地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此类限定不明确的题目需要针对材料信息进行一一理论对应,解读设问,一亩三分地思维,对应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结合材料,组织语言,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仅从北京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有局限性的,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切实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原因类。题中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体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题中针对拥有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市场,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依据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针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体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