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物体在距平面镜3m处保持不动,若要使物体与镜中的像相距10m,则平面镜应向后移______m.
答案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体距平面镜3m,物像之间的距离是6m,要使物像之间的距离是10m,物体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5m,物体的位置不变,所以平面镜向后移动2m.
故答案为:2.
物体在距平面镜3m处保持不动,若要使物体与镜中的像相距10m,则平面镜应向后移______m.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物体距平面镜3m,物像之间的距离是6m,要使物像之间的距离是10m,物体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5m,物体的位置不变,所以平面镜向后移动2m.
故答案为:2.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以一“绿”字开篇,尽兴泼洒出漫山遍野的桑树,既展示出画面的背景,又点明了农桑之事即将开始的特点,突出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
B.第二句由上句写景转写人,“笑语喧”三字以简洁传神之笔,渲染出男女老少祭罢田神后的欢乐情态,前两句在势态上动静相应,在色调上浓淡相宜,搭配得非常协调。
C.第三句的“歇”字巧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雨”人格化的特点,和尾句“杏花繁”遥相呼应,互为映衬,与李清照笔下的“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以独特的笔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乡春景图,尤其是情景交融的写法,使全诗在欢快、热烈的情调中洋溢着蒸腾、兴旺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