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40千米,王新用5小时行完了全程,他平均每小时走全程的______,行1千米平均用______小时.

答案

(1)1÷5=

1
5

答:他平均每小时走全程的

1
5

(2)5÷40=

1
8
(小时);

答:行1千米平均用

1
8
小时.

故答案为:

1
5
1
8

材料题

材料一: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有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敢为人先新闽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特质?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现代以来,厦门、福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厦门、福州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商帮”赢得“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你认为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