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回答1一3题。

1、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的违法行为包括: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串通涨价等。这些行为[ ]

①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体现

②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③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规定》要求,在币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经营者的产销或者进销差价额不能超过正常时期差价额一倍。这是国家运用_______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

A、政治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3、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 ]

①表明国家履行了市场监管的职能

②可以使国家成为制定市场价格的主体

③是国家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

④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1、C     2、D     3、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小题2: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