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2月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并取得重要积极成果,坚定维护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中国政府早在11月26日就向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材料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一个新名词——低碳,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低碳在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更要求生活领域中的每一个人也都采取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减少对物质产品过分的依赖和过度的消费。文化部部长蔡武告诉记者,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压力小,附加值高,并且不受经济周期下滑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旨在发展文化传媒行业,也是防止经济下滑的重要增长点。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我国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出谋划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如何理解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低碳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国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的要求;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压力小,附加值高,并且它不受到经济周期下滑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防止经济下滑的重要增长点。③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3)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共性,有共同的责任,都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的情况千差万别。目前,大气中残存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而不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带来的。另外,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区别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