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治淮60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1000多亿元,带动其他投入1000多亿元,促进淮河流域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机电井灌区、引黄灌区四大灌溉体系年均灌溉面积增加到1亿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防洪、除涝、灌溉等治理工程累计增粮超过6000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913亿元,淮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昔日水患频发的“水口袋”日益转变成为“米粮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
材料二:长江与淮河同为我国七大水系,长江上的三峡工程,既是水电工程,又是防洪和生态工程。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建成,如何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成为重庆市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2010年10月8日,“绿色长江重庆行动”大型捐资造林公益活动在北京和重庆同时举行。该活动旨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结合其他重点工程造林,在重庆长江两岸造林380万亩,实现绿化全覆盖。重庆市必须以此为契机,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科技等手段,加快依法治江步伐,推动三峡库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治淮6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所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长江重庆行动”必须走依法治江之路,简述依法治江的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③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依法治江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江的要求是: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相关法律,确保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相关事务的管理;司法机关要严格司法,制裁违法行为。加强公民法律教育,保证公民自觉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