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看到如图的实验现象,这是因为 _________

(2)以下是小明和小杰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

电路如下图所示

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B、C各点的电流值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大小相等

①小明的结论是 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 _________

③实验的改进方法: _________

答案

(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

①不正确;

②只测量了一次,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③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进行几次测量.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一方面是在一些工作中仍然有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在最近一个时期在有些工作中又发生了急躁冒进的倾向,有些事情做得太急了,有些计划订得太高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可能性。……就农村工作来说,全国农业纲要四十条本来是要在五年、七年和十年内分别加以实现的,但有些同志因为心急图快,企图在两三年内即把事情全部做好。 摘自《人民日报》1956年6月20日社论 材料2 湖北红安县土质贫瘠,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843斤,比195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量增产的地区,有的是十分贫瘠的,在那里能够提早十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指标,那么条件与它们相同或者比它们好的地方,难道反而不能做到吗有些人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于客观规律的。 摘自《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社论 材料3 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八大的第二次会议。……武断地认为1956年下半年的反冒进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马鞍形”。即1956年的高潮,1957年的低潮(实际上并不是低潮),1958年更大的高潮;对反冒进负有责任的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在会上作了检讨。……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这样,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就抛开了八大一次会通过的《建议》,转上了大跃进的道路。……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摘自胡绳主编《中 * * 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指出当时党在指导经济建设上的方针。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2,概括指出当时党在指导农业生产的方针上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据材料3,指出八大二次会议是如何总结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这导致什么结果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