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他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用______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
(2)实验要选取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关系.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的屏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实验中想使蜡烛成的像更亮一些,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蜡烛______(填“A”或“B”).
(4)当他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她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实验中他用白纸做的屏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不能看到像;
物体成像时,物体越亮,物体射出的关线越强,成像越清晰.所以实验时,用光源把蜡烛A照亮,蜡烛的像会更清晰.
(4)当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时,根据像与物对称的原理可知,A的像比桌面偏高或偏低,所以怎么移动B蜡烛都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另外,选取实验器材的粗心或实验时间过长导致的两只蜡烛长短不同时,也会出现不能完全重合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做题中较为少见.
故答案为:(1)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不能;A;(4)玻璃板未与 桌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