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图表:2010年1-12月我国CPI、PPI走势图

注: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3%是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材料2008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而进行的4万亿投资基本完成,成效显著。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图表主要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当前经济中存在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人对此心存疑虑,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之释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10年1-12月我国CPI、PPI呈大幅上涨趋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②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生产领域成本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使消费需求增加,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受灾严重,供应量减少,导致CPI持续上涨,引发通货膨胀。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失衡,从而造成我国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美国等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商品的价格。

(2)①经济发展是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性途径。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②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控制流通中的纸币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松一稳”搭配发力,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