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一个身高为1.68m的中学生站在平面镜前5m远的正前方,当他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关于“镜中的像”说法有误的是(  )

A.2s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是6m,像的大小不变

B.以2m/s的速度向人靠近,像的大小不断变大

C.2s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化了4m,像的大小不变

D.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像高1.68m

答案

A、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可知2s后中学生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5m-2×1m/s=3m,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m,

则像与中学生之间的距离为3m+3m=6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可知像的大小不变.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可判断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可知2s后中学生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5m-2s×1m/s=3m,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m,

则像与中学生之间的距离为3m+3m=6m;

而该中学生运动之前,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5m+5m=10m;

则2s后像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化了10m-6m=4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可知像的大小不变.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同.

可知镜中的像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像高1.68m.故本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曾经期待着的“希望”,瞬间在心底破灭了。

  临近睡觉时,懂事的儿子多次攀爬到上铺适应环境,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胆怯。我和爱人便想尽办法鼓励他。多希望听到一个声音“哎,换到我的下铺来吧。”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谁愿意把下铺换给你?就在车厢熄灯的前几分钟,中铺的女孩明白自己的要同妈妈挤在狭小的中铺,说什么也不干,哭闹着要在老爷爷的下铺睡。已经躺下去的老爷爷明白了小女孩哭闹的原因,便坐了起来,阻止着妈妈对小女孩的呵斥,忙着收拾铺位上的东西,并笑着对小女孩说:“小宝宝,睡爷爷的铺,爷爷的铺又凉快又方便。”小女孩的妈妈见老爷爷真要让铺给她们,说什么这不干,又制止不了女儿的哭闹,急得脸都红了。

  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看着老爷爷吃力的样子,我便扶着老爷爷,并对他说:“别这样,要是把您摔着就麻烦了,咱们再想想办法。”

  小女孩仍旧哭闹不止,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军人,把老爷爷接到下铺。半夜我醒来时,看到那位军人在过道的凳子上坐着。那位军人看到醒来的我,便示意我下来,帮助他攀爬那张中铺。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假肢。看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意的眼神,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连全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填写文章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从“我”期待换铺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真切、感人?请写出来并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写“___________”,请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来表现“我”当时的激动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