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要求作答。(5分)

(1)概括漫画所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2分)

(2)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写一段劝诫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要鲜明、生动、得体,不超过35个字。(3分)

答案

(1)可以集体违规,因为法不责众。(2分)(2)红灯停,绿灯走,安全意识定要有;你一言,我一行,规则底线要紧守。(3分)

题目分析:回答第一问,先要读懂画面内容。漫画的标题是“中国式过马路”,一群人正在过马路,虽然走的是斑马线,但路边的行人过街红灯却亮着,马路上一辆车也正鸣着笛,行人中带头的人指着红灯说:“凑一撮就走,咱不听你的!”思考:“这个人为什么敢于违反交通规则,要这么说?”思考的结果就可以归纳为第一问答案。至于第二问,一要注意符合“劝诫”的要求,二要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且表达鲜明、生动得体,不超过规定字数。

加标点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1-4题。

灯 梦

  我是一盏小油灯。

  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会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

  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

  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脸。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好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加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黑暗的墙角里一明一灭。

  凤停下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

  “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念完初中了!”

  这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哪有钱念书。她的头更低了。

  “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比地大四岁,从镇上回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凤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延伸向无边暗夜的连绵群山。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

——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

  凤一句话都没有说。

  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睑,脸色暗得就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比我明亮、比我炽热的眼睛。

  父亲的鼾声响起。凤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本书-——《我的老师》。那书,隐隐的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

  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纸上躺着的一首诗——《梦》。

  夜深了。

  我灭了。

  梦亮着。

1.本文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故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凤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现了凤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任选某一方面谈点自己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