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10分)以下是中学生小迪在网友微博上摘录的热门话题,请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刚正不阿:2013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的交通新规正式实施,如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处罚结果,“醉酒驾驶机动车”应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针对这一违法行为可提起什么诉讼?(2分)

@大爱无疆:2013年1月10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村留守儿童在营养改善、就近走读入学等5个方面享受优先待遇。

(2)该《意见》的颁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方面的保护?请从公民权利的角度谈谈该《意见》颁布的意义。(3分)

@规则达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同学,在2012年11月2日撞坏停在路边的宝马车之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并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

(3)请对徐砺寒的行为进行评析。(3分)

@我心飞翔:我真希望类似“中国式过马路”等不文明现象少一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中国式好人”、“中国式礼仪”等“中国式”文明。

(4)在传递“中国式文明”的正能量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能做些什么?(2分)

答案

(10分)(1)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诉讼。(2分)

(2)社会保护。有利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3分)

(3)他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他弘扬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做了错事敢于承担责任,真正做到了“对人

守信、对事负责”。(3分)

(4)增强社会责任、文明意识,关爱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坚决反对和制止不文明行为。(2分)

题目分析:(1)“醉酒驾驶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行为。针对这一违法行为可提起刑事诉讼。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规定了四个方面的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判断是哪一方面的保护,主要看实施保护的主体,在此处,实施保护的主体是教育部等5部门,所以是社会保护,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说,《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有利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

(3)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同学,在2012年11月2日撞坏停在路边的宝马车之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并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3)他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他弘扬了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做了错事敢于承担责任,真正做到了“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在传递“中国式文明”的正能量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文明意识,关爱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坚决反对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等等,据此回答即可。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