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担水劈柴
赵万里
担水劈柴。我写下这四个字,时光又悄然漫过来,年轮又一圈圈被荡开……
源远流长的水,生生不息的柴,使历史变得亲切,使生活变得恬静。
我常常在月夜里,一遍遍地吟咏这四个字,声调高低错落,如哼唱一首古老的民歌,回味悠长。
我想说,担水劈柴,是生命最优美的姿态。它集合了女人的阴柔之美和男人的阳刚之美,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下展现,让我看到村落里袅袅的炊烟和碧空中温暖的雁阵……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担水劈柴,朴素到仅用这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了。我知道,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根脉,就是这样在土地上深深地扎稳了……
做一个平凡的人,担水劈柴;守住一颗平常心,担水劈柴;过一种平静的生活,担水劈柴。
我理解的幸福,有着两个层次。
正如佛家所言:禅悟之前,担水劈柴;禅悟之后,担水劈柴。
担水劈柴,平静实在。
平静实在地过日子,心满意足。
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国画大师李麟庐送给家父的一幅水墨白菜图,画上的题诗是那样的怡然自得:“菜叶绿,做汤羹;味平淡,趣悠长。”
担水劈柴,让生命化繁为简,让心境回归平和,让思想过滤杂质,让自己活得轻松而又真实。
用朴素与单纯,开垦生命中最丰美的田园。
生活在都市,我们何尝不是在担水劈柴呢?
担岁月之水,劈天地之柴,把平淡的生活过出滋味来。
担水,源源不断的汲取营养;劈柴,一分为二的认识世界。
担水劈柴,是一生修炼的功课,让我慢慢地去体悟。智慧,一瓢瓢在灌溉;混沌,被一斧斧劈开。
从担水劈柴到担水劈柴,心灵渐渐通透,天地越发辽阔,活得更加明白。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一个用心生活的人告诉我:从前读陶渊明,她只是喜欢“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之趣。现在她明白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才是真正的超然之境。正因为有了“结庐在人境”的平静坦然,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超脱与浪漫。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发觉快乐真的是源于内心。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灵所抵达的地方。
那是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目的地。
时光还在静静地流着,年轮渐渐地增加了……
1.读完全文,你认为“担水劈柴”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中的“两个层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在文中介绍许麟庐的白菜图及题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活在都市,我们何尝不是在担水劈柴呢?
(1)改为一般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作者说“一个人的快乐、安宁,取决于心灵所抵达的地方”,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