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H2O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

答案

9.2gNa的物质的量为n(Na)=

9.2g
23g/mol
=0.4mo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0.2mol,

A、H原子中无中子,故A错误;

B、1个H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所以0.2molH2中含有0.4mol电子,故B正确;

C、1个H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所以0.2molH2中含有0.4mol质子,故C错误;

D、0.2molH2中含有0.2mol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单项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 * * 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全集》第33卷

材料三

图一: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图二: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其“新”在哪里?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政策?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