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关于弱势群体的讨论《弱势群体生存状态调查:我不想一直穷下去》引来广泛关注。一些新闻事件,也让更多人把目光投注到社会的这一群体身上:农民工版《春天里》走红网络,“……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唱哭了众多“80后”、“90后”网友;河南郑州城管掌掴76岁菜农,10余万微博网友“接力”关注,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据此回答1~4题:

1.其实“弱势群体”不是新词汇,下列不属于弱势群体的是  [     ]

A.失去劳动能力,靠政府救济过活

B.缺乏技能和机会,长期无法就业

C.社会压力较大,工作苦累的医生

D.生活在贫困线下,苦求温饱而不得

2.防止弱势群体停留在“发展边缘”,我国应该采取的举措有[     ]

①平均分配社会财富,让所有人共享阳光

②从收入分配机制上加以保障,对低收入阶层和弱势人群给予特别的关注

③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④在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形成合理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拥抱弱势群体原因众多,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 ]

A.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防止进一步扩大的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必须防止进一步扩大的社会差距

B.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需要政府一力承担

C.关注弱势群体,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4.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是 [ ]

A.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B.因为他们与自己无关,可以任其发展

C.我们自己就是弱势群体,根本无法帮助别人

D.帮助他们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答案

1.C 2.B 3.B 4.A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彀者,射手)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 * * ,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骑。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节选自《史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击数牛士 飨:犒劳,慰劳

B.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  保:通“堡”,营垒

C.赵王李牧,李牧如故  让:谦让

D.赵使人捕得李牧微:暗中,秘密地小题2: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牧用兵之道的一组是(  )(3分)

①习射骑,厚遇战士                  

②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③匈奴每入,辄入收保                 

④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⑤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⑥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⑤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李牧是赵国防御匈奴的优秀将领,他不急于攻打匈奴,而是将当地的租税都纳为军费。常飨士卒,训练士兵骑射,小心看守烽火台。这样好几年,赵国没受到什么损失。

B.由于赵王的误解,李牧被革职,后来赵王醒悟了,又再次起用李牧,李牧在赵王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后才就任。

C.李牧到边境后,还是没有立即攻打匈奴,士兵们却愿意打一仗,在这种情况下,李牧精选了大量的战车、战马和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以及射手,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最后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匈奴。

D.李牧被二次起用后,虽用兵有方,多次击退敌人,但由于他仍不听从王命,惹怒赵王,因而遭秦反间而死。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4分)

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