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14分)

材料一 2014年2月10日下午3时许,洛阳小伙刘永银扶起摔倒老太太。当记者问其敢于扶起老人的原因时,他说:“谁家都有老人,要是轮到自己头上,出了意外没人帮,会更心寒。”

材料二:在放学路上,中学生陈某发现有几个社会青年在敲诈小同学,心想,和自己无关,悄悄走开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评价洛阳小伙刘永银和陈某的行为。(2分 )

(2 )简要分析一下,他们二人行为的影响?(6分 )

(3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6分 )

答案

(1 )材料一中刘永银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材料二中陈某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2分 )

(2 )①刘永银的做法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祛邪扬正。(3分 )②陈某的做法放纵了邪恶,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不利于社会正义,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3分 )(言之有理 )

(3 )在现实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①我们立身做人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2分 )

②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救助。(2分 )

③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引正义。(2分 )

题目分析:

问题是分别评价洛阳小伙刘永银和陈某的行为,这里要特别注意分别评价,在评价是材料一中刘永银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材料二中陈某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

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他们二人行为的影响,材料一中刘永银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也就是正义行为的影响;材料二中陈某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也就是非正义行为的影响,为此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难度不大,联系这个问题的要点,条理清晰的组织即可。为人正直,有强烈的规则意识;要坚持正义的标准做人做事;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读图填空题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