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

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

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据此高二⑴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主题为“深入基层实

践,守望幸福家园”社会实践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活动。

【追根溯本源】

同学们在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号召进行了研读,他们了解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走”是途径、是载体,“转”和“改”是目的、是重点,只有在“走”的过程中实现了“转”和“改”,这项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文化工作坚持“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观的生动诠释。

⑴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内涵。(6分)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2分)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走转改”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新闻工作需要把握三者内在联系,全面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2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走”是途径、是载体,“转”和“改”是目的、是重点,应当在“走”的过程中实现“转”和“改”。(2分)

题目分析:本题设问考查联系,既是联系,那么范围就缩小了。提到联系我们就会想到联系的三个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知识点不嫩恶搞忘记,那便是整体与部分,这也属于联系的知识范畴。心中有了这几点,我们便可以阅读材料进行作答。材料中讲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者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即这三者存在联系,既然存在联系,那么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接着我们可以看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就要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说完整体,还有部分,既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者是统一整体,那么分下来的三部分便是部分,部分影响着整体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生易忽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殊不知这是重点。在回答此类材料题时,务必想好相关知识点,做到下笔心中有数,实在记不得可以在纸上列出提纲,便于分析答题。本题考查联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联系的相关内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有了知识体系再进行答题那便是胸有成竹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