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是()。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B.肠溶阿司匹林

C.钙离子拮抗药(CCB.

D.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故选D。

阅读理解与欣赏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我的双腿。文中画线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5.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两处来。

                                                                                                                                                              

6.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张刚,男,35岁,职业高中毕业,原是国有企业东风化工厂电工,业余时间爱好电子制作和维修。失业半年多,已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失业后,张刚参加了不少职业技能培训,并找了不少单位,但都因工资低、工作不合适等原因辞职了。

一天,张刚来到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咨询职业培训事项,协理员老赵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听完张刚讲述自己的情况后,老赵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业,当老板?”张刚反问道:“我一无资金,二无经营场地,三无经验,自己怎么创业当老板啊?不可能啊!”。老赵继续对他说:“现在国家大力扶持自主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可以享受。咱这儿的天泰电子信息城里,有很多摊位正在招商,维修计算机或手机等,投入资金不多,很适合你。另外,你可以先参加区培训中心组织的创业培训。”“创业培训都培训什么啊?我的学历不高,能听懂吗?”老赵说:“没问题。现在的创业培训已经很成熟了,引进了SYB培训项目,比你学历低的人经过培训后都当了老板呢。这个培训项目通过专业教师授课、专家专题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实地参观考察、实例分析的方法,学习怎么创业,提高你当好小老板的能力。”老赵的话,一下子说到了张刚的心里。接着老赵为其进行了创业培训登记。几天后,张刚来到区培训中心参加了创业培训,之后还参加了手机维修的培训,凭自己平时积累,很快就入了手机维修的门。三个月后,培训结束,张刚在天泰电子信息城租赁一个摊位,在老赵协助下获得了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并落实了摊位补贴政策。

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老赵为张刚推荐培训项目的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A.先了解张刚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个人优势和求职愿望,推荐培训项目

B.老赵先确定张刚的培训专业,再了解区培训中心的办班人数

C.先由张刚选定培训项目,再向其介绍培训时间

D.最后由老赵为张刚确定是否参加培训,并为其确定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