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一起回忆了中 * * 党的发展历程,学习了 * * 党的执政理念和思想理论,从而更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011年是中 * * 党建党90周年。成立之时,我们党只有五十多名党员。90多年英勇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从中 * * 党诞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注定要在风雨中发展壮大,因为她要推翻的是一个反动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制度,她要建立的是中国自古未有的社会制度。因此,风风雨雨在所难免,但是因为她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党旗总能历风雨而弥艳。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说明中 * * 党的成长历程。(6分)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年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6分)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中 * * 党一直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可见,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3)义利观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6分)

答案

(1)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0年英勇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说明中 * * 党是不断发展的。(2分)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 * * 党属于新事物,注定要发展壮大。(2分)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 * * 党的诞生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前途是光明的。中 * * 党要推翻的是一个反动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制度,她要建立的是中国自古未有的社会制度,因此,道路必然是曲折的。(2分)

(2)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分)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分)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2分)

(3)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分)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2分)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高二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主题班会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时,可以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些角度回答,第(2)问从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角度思考即可。第(3)问是如何体现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就本题来讲需要矛盾观点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即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评:“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指材料)是如何体现××(指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的”,二是“××(指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体现”类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